画家李良胜绘画长卷《重拾乡愁》赏析

[首尔=东北亚新闻]文/黄秀峰=当时代发展的脚步,穿越了游牧文明、海洋文明、农耕文明阔步进入工业文明以后,人们在获取了文明的红利的时候,有谁会停下自己的脚步回望那曾经的农耕文明与农耕文化带给我们生活的乃至精神的皈依?

当人们习惯了钢筋水泥所营造的城市壁垒,看惯了工业发展在土地之上所播种收获的宏阔与机器轰鸣的时候,当浮躁的心灵在欲望的沟壑中被碰撞的面目全非找寻不到心灵栖居地的时候,如何让我们日益疲惫的视觉审美发现一抹与心灵深处久久徘徊而未被重塑的那份诗意的时候,当新农村被城市文明渐渐替代,曾经的“板桥人渡泉鸣,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的场景都不曾再现。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蕴含着现代工业文明与时代特色的高楼大厦与一望无垠的现代化农业场景。

曾几何时,我们还能够在疲惫不堪之时,找寻那些曾经烙痕了我们一代代人的童年、少年、青年以及暮年的岁月沧桑与那挥之不去日渐久远的乡愁?

2018年初冬时节,我走进画家李良胜的画室,透过他用线条勾勒的“重拾乡愁”绘画长卷,我似乎又重新步入了那曾经熟悉的时代……

一盘石碾子,两个推碾人,三两只觅食的鸡公鸡婆,几只憨态可掬的鸡仔,一位正在箩面的妇女……这是书画长卷中的比较典型的一幅作品。

 

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画面主题鲜明、人物形象逼真,最为可贵的是这生活场景带给我们的回忆与温暖。

画面中的几个人物,通过画家的搭配,以写实的手法为我们再现的这一幅生活场景,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生活。

 

酷夏之时,男女老少齐上阵。翻场、扬麦、碾压、漫场……这熟悉的劳动场面,这份紧张而有序的劳动场景,会让多少的人记起农村麦收时节的艰辛。

这幅作品的画面语言,远景近景的巧妙处理,画面中劳动者的状态也真正体现了农村麦收季节“龙口夺粮”的紧张气氛。

 

 

一树葱郁的绿荫,一炉纯青的炭火,一块等待锻打的熟铁,两个正在匠心独运的铁匠,还有抑扬顿挫的铁锤的声音,正在急一声慢一声的叮叮当当的传来……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在村头巷尾,在断墙树下,或许,还有一帮穿着不整的少年孩童正盯着由明亮转向青灰色的铁屑大呼小叫。

抡起来的铁锤,目光炯炯的徒弟,挥舞着小铁锤,神色凝重的师傅,正在铁錾之上,打造一把锄头或者一把镐头,被滚烫的铁屑洞穿的星星点点的围裙,被岁月锻造得满是生活色彩的脸庞,会勾起我们多少曾经的感慨与沉思。正是这大锤与小锤在敲敲打打的过程中,成就了日出与日落的农耕文明。

 

是肥沃与贫瘠的土地,是否在春种与秋收以后,只要有挥汗如雨的耕耘,只要有一粒种子在殷殷的期待中埋入土地,便会生长一季的春华秋实。

那些伴随着汗水与艰辛的劳作,那深一脚浅一脚的耕耘,那些田垄间数不清的施肥、除草、打药的经历,只为这一季的丰收与生活的美好

 

 
 

这是在一天紧张的劳动之后,生产队的主要领导在给我们的群众分配劳动成果,会计正核算着数目,妇女正坐在插床上紧张的忙碌着,几个男同志正在远处紧张地张罗着最后的分配工作,凉嗮地瓜干的人也在紧张有序的忙碌着。暮色沉沉,一盏马灯正在不远处等待着在黑夜来临之后被点燃,一幅紧张的、忙碌的白天与黑夜相连的农业劳动正在紧张的沉入夜色……

男女老少齐上阵,只为生活更美好。那一片片地瓜干歪歪扭扭的铺陈在大地之上,不规则的承载着一代人的温饱,在泥土的芬芳中在延伸着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

 

一爿老水车,两位劳动妇女,一股汩汩奔涌而出的清水缓缓的流向田野。哗哗啦啦作响的水车链子,不紧不慢的在摇动着水车的把手,游刃有余间,两个劳动妇女是不是在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在谈论着今天的穿戴?或许,家中的老人或者孩子,让她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引发出共同的话题与关切。

润物无声的水呀,是这庄稼的命脉,心有灵犀的话语,是辛苦劳动中化解疲劳的良药,所有生活的不快与劳作中的辛苦都随着流水融进土地……

 

 

一方新土,一方石墩,一块块刚刚打制出来的新坯,一副可以托起全家人对美好生活憧憬的臂膀。一处新居,一道新墙,一块块码起来的土坯,足以阻挡风来,足以遮蔽雨雪,足以给老人一处颐养天年的安居之所,足以给孩子一个温馨而又充满烟火气息的回忆。

这就是大工业文明尚未席卷而来前夕的农村生活。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奇迹。我们的劳动人民就这样一代代薪火相传,在这片土地之上繁衍生息。

 

 

三两架耕犁,三两只耕牛,三两位农夫,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空气中新翻出的泥土氤氲着清新的气息,有吆喝声此起彼伏,有老牛沉重的脚步葡挞葡挞地在新鲜的土壤中抬起落下,时而有炸响的鞭花从田野上响起,随着漫掠田野的轻风,将勾引起了我们多少的回味与联想?

感谢李良胜用色彩与线条为我们再现了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那段往事,让我们的乡愁不再没有根基,让我们的回忆不再是无源之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上提出的文化自信,也正吻合了我们作为艺术家为传承文化,铭记历史所应该担负的责任与使命。

用艺术家的发现与视角唤醒我们对乡村文化与乡土文明的记忆,重拾乡愁,再现乡村发展的史实,是一个艺术家难能可贵的艺术良心的结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是泛泛而谈的空话,而是设身处地的为着这个时代呵护一种文化的脊梁与民族的自信。或许,重拾乡愁这幅艺术长卷会成为砥砺我们前行的一部教材。

当年,画圣张择端一卷《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

“重拾乡愁”则为我们揭示了农耕文明进程中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业生产中的耕地、播种、收获以及农闲时期木匠生产、铁匠生产、打制土坯、浇灌土地以及日常生活中、拎着石板去上学、推碾子、打珊子、织布、纺线、赶年集等生活场景,对研究当时的生产生活以及生产力发展状况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同时,从画家的创作初衷与现实意义上来看,作为唤起乡村记忆,、守望乡村往事、重拾农耕文明中的乡愁更具有别具一格的艺术意义。

李良胜,在用一个画家的艺术良心,为我们守望并呵护着渐行渐远的乡愁。呵护一份内心不曾泯灭的过往, 唤起一段远离了炊烟与夕阳相伴的农耕记忆,重拾浮躁现实生活冲击下脱离了泥土与故园的乡愁。

 

 

          2018年11月10日初稿,11日一稿,12日修改。

 

作者简介:

 黄秀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红色文化学会会员、《中国草根》文学杂志社社长、大型纪实文学《沃土》执行总编辑。

저작권자 © 동북아신문 무단전재 및 재배포 금지